近幾年來,家居圈呈現出一個頗為有趣的局面。一方面,受整體大環境影響,家居建材企業個個比慘,全國蔓延出哀鴻片野之勢,大批企業相繼倒閉破產。而另一方面,又不斷有其他領域的企業跨界進入家居業開始布局,它們瞄準的是一個當下熱得不能再熱的領域——智能家居。
有業內人士說,智能家居是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,誰搶占了智能家居市場,誰就能率先突破“大行業,小龍頭”的尷尬現狀;也有人開始質疑智能家居的可行性,甚至直接否定它,認為智能家居只不過是智能系統背景之下誕生的“偽概念”。
那么,智能家居當下的狀況究竟怎樣?它真的能成為低迷家居業的救命稻草嗎?
BAT投資智能家居,移動聯通也來分杯羹
智能家居究竟有多熱?看看互聯網、家電大佬們的頻頻動作就知道。
360牽手華遠地產,借力360在安全路由器、智能攝像頭等設備上的技術優勢,共同推廣安全智能家居;小米結盟美的,在智能家居及生態鏈進行合作,與建商華潤合力打造“智能樣板間”,發布萬能遙控器;海爾攜“U七大智慧生態圈”出席天翼博覽會,展現其打造的智能家居;樂視推出跨終端超級應用樂居家,一款智能家居綜合管理的APP。
BAT三巨頭進一步為智能家居加熱。阿里巴巴智推出了首套“空氣云”解決方案,為凈化器廠商提供硬件、軟件、大數據等一體化服務;百度入股智能家居企業海眸科技,它的核心產品是家庭智能遙控產品。微信合作伙伴大會則展示了利用微信遙控空調和電視。
連一向謹慎的移動聯通也不甘寂寞,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能家居也將會成為各運營商業務新的競爭焦點。
據奧維統計數據顯示,智能家居生態產值在2010年為50億元,到2014年就急速升至1600億元,預計2015年產值將達2300億元,而到2020年整個智能家居產值將破萬億元。在這般情況下,互聯網、家電、通訊等諸多行業大佬的迅速切入,在方興未艾的智能家居市場中及早“圈地”,其意圖不言而喻。可以預計,更多的家居企業將會受到沖擊從而難以為繼。
消費者多為觀望,智能家居存在的問題仍不少
十一黃金周走進家居商場,已經陸續看到一些賣家打出了“智能”旗號,展現用手機控制、系統化管理家居生活的智能家居產品。相對傳統商品,智能這一塊顯得更為火熱一些。但據記者實地走訪了解到,消費者多為咨詢,實際購買者并不多,大多仍處于觀望態度。
對于消費者的憂慮,究其原因,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。
其一,市場上的智能家居良莠不齊,質量難以有保證。在淘寶上搜索“智能家居”,有3萬余件商品出現。但據一些在網上購買過的消費者反映,使用后發現問題諸多,聯系售后也未能很好解決問題。甚至,還有不少“三無”產品借著“智能家居”的名號混雜其中。
其二,智能家居將帶來信息安全風險。一方面,互聯網個人信息安全仍是頭疼的問題,智能家居將進一步將個人的身份特征和消費習慣進行儲存和挖掘,這將增大信息安全風險;另一方面,智能家居系統也存在著被攻破的可能。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,你的銀行卡可以在網上被盜,那么智能門鎖系統同樣能夠被攻陷。
其三,智能家居仍缺乏統一的標準,沒有安全把關,這給了許多企業有了“可趁之機”。設計缺乏考慮,性能不夠完善,售后問題也還未解決,急功近利的企業們為搶占市場先機將這些產品迅速投入,也是導致當下智能家居市場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實際上,對于智能家居的負面報道,今年以來也屢有出現。就連非常著名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,隔三差五被投訴也早已不是新聞。記者曾采訪過某一智能門鎖品牌的市場部負責人,我問他,“用電腦系統取代鑰匙來開門,那如果系統死機了怎么辦?”對方的回答竟出乎意料:“電子產品總會有點這樣的問題。”
如果說以往家里最擔心的事是斷電的話,那么智能家居最擔心的估計是“斷網”了。然而遺憾的是,這個問題目前似乎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。
行業低迷,智能家居真是救世主嗎?
由上可見,一方面,智能家居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,這已成業內諸多人士的共識;另一方面,智能家居市場雖然廣闊,但目前市場接受度并不高,局面也稍顯混亂,消費者的興趣還未能很好轉移到實際購買上。神奇工場CEO陳旭東也認為,99%做出來的智能家居產品都會失敗。那么,當下許多企業冀望于通過轉型智能家居來擺脫困境,是否真的可行?
今年以來,業內也有諸多企業探索智能家居。東鵬瓷磚巨額投建智能工廠,美克家居聯手蘋果、IBM打造MobileFirst,都體現了未來向智能家居布局的意圖,但就目前而言可謂“還沒真正踏進門”。即使諸如華帝這樣的上市企業,其最新推出的智能高端煙機最大噱頭在于智能語音,這點也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:直接用手操作更方便,智能語音更多是形式大于效果。
從另一個層面來講,雖說行業處于階段性低迷,但業內愈來愈多人士認為這將伴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成為一種新常態,過往家居行業的飛速增長將不復存在。發展智能家居,著實可以在市場上脫穎而出,但對于絕大多數企業,尤其是中小型企業,將智能家居奉為“救世主”并不明智,在原有產品已明顯過剩的情況下,再巨額投資到一個更花錢的領域,一個市場接受度依然很有限的領域,最終反而容易形成“賠了夫人又折兵”的尷尬局面。
實則,產品的微創新、生產的定制、設計的引領與接地氣、營銷渠道與互聯網的結合、售后的完善,等等,在這個寒冬里,家居企業與業內人士還有很多事情要做。
而對于許多投機概念、抄襲產品的企業來說,歷史已無數次證明,即使能短暫的過上一段舒服日子,也難以熬過下一個冬天。(文/新浪家居 劉煜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