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長假馬上就要結束了,各大家居賣場和裝飾公司卯足了勁,開出的特惠產品讓你目不暇接。在這場瘋狂的家裝掃貨中,我們怎么識別那些明看實惠、實則坑爹的陷阱呢?
陷阱A:空前大減價?
貨比三家才是真
名牌沙發從好幾萬降到一兩萬,實木衣柜直接打五折,馬桶一口價99元……看到這些是不是感覺天上要掉餡餅了?
其實,便宜可不是隨便就能占到的。現在很多雜牌建材就是利用消費者占便宜的心理在價格上高開低走,實際上一點都不實惠。這些很可能是三無產品的建材、家具本來成本就非常低廉,卻標出了堪比“天價”的原價,再打上大折扣,實際仍然是“坑爹價”,所以消費者一定要認清產品實際價值。一般來說,大品牌的價格不大可能大起大落,而有的不良商家會偷偷提高產品價格,然后再給出高折扣,此時的賣價甚至比平時還略高。消費者如果想要真正的優惠,一定要了解該產品活動前的實際賣價,注意貨比三家。
陷阱B:場外交易更便宜?
無法享受商場售后服務
為了提高效率,不少業主會選擇到大型家居賣場一站式采購建材家具。一來家居內商戶多選擇多,二來大賣場的售后服務也讓人覺得更有保障。而且像十一這種大節日,家居賣場無一例外都會進行促銷,賣場優惠和商家優惠同享,何樂而不為?
值得提醒的是,業主在正規家居賣場購物時應注意商場的交易提示,切莫進行場外交易。有一些商家以折扣等誘餌讓消費者私下交易,看似能占到便宜,實則是冒險之舉,售后服務毫無保障。只有在商場設立的收銀處付款,拿到商場開具的正規合同、票據,才能全面享受到商場承諾的售后服務。所以消費者一定要留好合同和繳款單據,作為售后環節出現質量問題時的索償憑證。
陷阱C:全包套餐很省心?
看好合同謹防后期增項
49999元套餐、69999元套餐……這么優惠的全包價格,不少業主都怦然心動了吧。五六萬元就能包100平方米裝修,小到五金大到櫥柜,聽起來實在太誘惑。
這里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,“全包”是不是真的“全包”,可不能全憑裝修公司一張嘴,一定要確定好裝修項目寫進合同才算數。比如,很多業主原以為全包就是包所有裝修材料和工費,但是裝修結束才發現多了不少增項,什么瓷磚、油漆超標了要加錢,工費、安裝費超標了要加錢,馬桶花灑不包要自己加錢……
另外,全包套餐里往往承諾使用名牌建材,但建材也分三六九等,同一品牌不同檔次的產品價格相差數倍,套餐價到底值不值還得看使用的是哪個檔次的產品。所以消費者在合同里一定要附上材料清單,標清楚品牌和型號;二要看清每項預算和包括的項目,準確估算各項施工面積避免后期增項加錢。